English

水价改革 势在必行

1998-03-2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多少年来,我国民间一直把水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赐之物。惜水爱水意识淡薄及低廉的水价,助长了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为扭转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局面,专家们呼吁——

张光斗(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长期以来,国家把水利建设作为公益性事业,基本上是无偿或低偿供水。而对节水工程,往往很少投资。由于水价低,用水户不愿对节约用水进行投资,浪费水的现象十分严重。

在新形势下,水利建设也要实行“两个转变”,树立供水是商品的意识,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改革水价。水价要等于或大于供水成本。农业用水也应该这样,但有些农产品价格低,有的贫困用水户承担不起全部水价,应定出其负担极限,不足部分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补贴,以此措施促进农业节约用水。农业节水工程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郑连生(河北省水利厅高级工程师):价格是一种约束机制。国内外的经验表明:无偿用水,浪费严重,商品化管理,促进了节水。有资料表明,水价提高40%,用水量下降20%。当前,仍有不少地方在“喝大锅水”,一方面缺水,一方面浪费水。实行有偿供水的,水价仍然不足成本,没有体现出水的特殊商品价值。水的供给不是福利。目前,发达国家水的开支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不低,水价还在逐年上升,而电价在相对下降。我认为,只有在水价贵如油的以色列,人们才会对高效率用水如此重视。

王留荣(黄河水利委员会高级工程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水费从无偿供应到低标准收费,不仅对水资源造成浪费,还使水利行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水价改革,势在必行,必须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体系,让水成为商品,其价格符合价值。东深供水工程是个榜样。1964年为解决香港用水困难兴建东深供水工程,30多年来,共向香港供水93.77亿吨,占同期全香港供水量的90%以上,1993年至1996年共实现利润48.47亿元,上交国家税利45.07亿元。他们的主要经验是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改革供水价格,以水养水,滚动发展。

崔树彬、高传德(黄河水资源保护办公室高级工程师):制定水价应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水资源利用效益,结合天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制定出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行业产品之间的水费基本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平衡各行各业不同产品、农作物产量的水资源效益,确定相应的超标累进收费标准(该标准根据物价上涨和水资源价值变化情况不断向上调整),以严格的超标累进收费机制,减少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浪费,抑制过量需求,促进节水产品开发,发展节水技术和节水产业。

袁子恭(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员):水与国计民生的关系,要比其他资源更为密切。许多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超过了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虽然在经济方面暂时取得了效益,但对环境却产生不利影响,而环境的不断恶化又不可避免地造成经济损失。

实行计划供水办法,对超计划指标的用水量施行累计加价收费制度,是开展节约用水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应根据各行业的生产用水特点、用水的历史发展情况及现状,分别提出各行业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主要产品耗水定额等指标,从而为制定计划供水的合理指标提供科学依据。

各城市可利用超计划加价水费和部分水资源费建立“节约用水资金”,用于推广节水型设施,改造和更新生产工艺。对投资少、见效快的节水项目,应优先安排,尽早实施。有关领导部门应认真组织各种节水器具的研制、生产和推广应用工作。目前城市生活用水器具,大部分仍属于浪费型,需要尽快改造。新建的住宅工程,必须采用节水型器具,各城市的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和工程验收每个阶段都要进行认真的监督管理。各城市还要适当调整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制定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必须把水资源条件作为重要的基础依据之一。已经严重缺水的城市,必须严格控制需水量大的行业继续发展,重点鼓励产值高、效益好、用水少的工业产品项目上马。

夏宜王争(中科院水生物所研究员):确立水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思想与地位,扭转水少抗旱水多防洪的权宜思想,将水业作为重要产业纳入国民经济计划。

将水的方方面面问题逐步纳入市场经济的范畴,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与市场规律进行管理与调控。国家和各级管理部门要把水不仅作为资源而且作为重要产业统一管理。克服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的弊端,建立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系统。

(戴红、王文英、陈奇整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